构成肠道菌群的细菌种类及其比率因人而异。因此,原则上每个人都拥有固有的肠道菌群。而另一方面,虽说每个人都是固有,但如果水土或饮食生活等生活环境、条件比较接近,那么肠道菌群也具有相似性。例如,以欧美为中心,通过构成肠道菌群的最新模式(类型)对这种肠道菌群所具有的一定相似性进行了尝试性的分类,2011年的报告表明,已通过Arumugam等将人体肠道菌群分为3种类型,并将已被分类的3种肠道菌群类型称为“肠型”。
肠型1是肠道细菌中的一种拟杆菌(Bacteroides)属占比率较高的菌群,肠型2是普氏菌(Prevotella)属占比率较高的菌群,肠型3是瘤胃球菌(Ruminococcus)属占比率较高的菌群,这些菌群的类型目前都以代表其各自特征的菌属开头字符命名,分别为B型、P型、R型。之后,Holmes等又提议以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属为基准进一步将B型分为B1、B2两种肠型(B1型的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属占比率比B2型更高),而日本人的肠道菌群则进一步分类为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属占比率更高的5种类型的菌群。
无论如何,最初阐述的3种类型可谓全球通用且各类人种常见的肠型。在之后的临床研究中掌握了各肠型的易感性疾病特征。
肠型I:拟杆菌属细菌较多型,多见于欧美人及中国人等动物性蛋白质或脂肪摄取较多的民族。最近也有报告称,有8成左右的日本人也属于此类型。拟杆菌属被称为“瘦身菌”,所以具有防止肥胖的作用。拟杆菌属的菌可分解食物纤维、生成酪酸,由此抑制脂肪侵入脂肪细胞,促进肌肉的脂肪燃烧,从而完善代谢系统。因此,据说这种类型具有减少心梗或脑梗的倾向。
肠型II:普氏菌属细菌较多型。这种菌可分解难消化性食物纤维(抗性淀粉、难消化性糊精),据说多见于南美、东南亚、非洲人等以谷物食粮为中心的民族。普氏菌属的细菌可分解食物纤维,生成短链脂肪酸的醋酸或丙酸。据说这是一种最健康的类型,可有效抑制血糖值的上升,从而不易患糖尿病。
肠型III:瘤胃球菌属细菌较多型。多见于具有杂食倾向的民族,日本人中相对也有确诊的类型。据说会分解食物纤维中的纤维素,加速糖分物质或脂肪的吸收,易导致肥胖或心梗、脑梗的发病。
如上所述,将肠道菌群分类为肠型后,易于掌握生活习惯病。本院将目光主要集中于肠型所见生活习惯病的预防,通过被称为多米诺骨牌开始的肥胖、及脂肪肝患者的肠道活动,积极预防发病。
据报道,肥胖者的体内厚壁菌门细菌会增加,而拟杆菌门细菌会减少。厚壁菌门的细菌会分解难消化性食物纤维,生成短链脂肪酸等能量来源。厚壁菌门细菌的增加将会使能量吸收效率上升,从而可能成为肥胖发病的原因之一。例如,报道的实际案例称,普通菌的多形拟杆菌占比率减少、厚壁菌门细菌相对增加后易导致肥胖或糖尿病。多形拟杆菌具有将食物纤维分解为短链脂肪酸、抑制脂肪存积及血糖上升的功效。也就是说,肠道菌种的减少(单纯化)、应较少的菌种异常增加、应优先的菌种减少等代表性肠道菌丛紊乱(即微生态失调)将会使生成短链脂肪酸的菌种减少,从而导致寄主的能量吸收效率发生变化并部分作用于进食中枢,由此可能会加速脂肪存积而导致肥胖。
肤色暗沉或肌肤松弛、皱纹、色斑等也与生活习惯病戚戚相关。据悉,导致皮肤老化的原因除了氧化应激(紫外线)以外,还包括糖化应激。尤其是导致肥胖或糖尿病的多余糖分和蛋白质的结合,将会生成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糖化终产物)。这种现象称为“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酪酸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生成的乳酸或短链脂肪酸具有抑制这种美拉德反应的作用,可有效减轻糖化应激。此外,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将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从而导致糖化应激的上升。糖化应激不但会导致AGEs沉积于组织内,而且还会与RAGE(Receptor for AGEs:高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合后生成炎症性细胞因子,因小炎症所致组织损伤而加速皮肤的老化。这种糖化应激也会因过量的甘油三酯或LDL胆固醇(LDL-C)而产生,还会导致血脂异常症。此外,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和运动、长时间的全身日晒、过量饮酒等生活习惯都会使免疫力下降、加速肌肤老化,所以应避免这种状态。目前已知其他因糖化应激所致体内蛋白受到糖化修饰而引起变化的疾病包括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骨质疏松、骨关节炎(OA)、阿尔茨海默病、卵巢功能下降、毛发老化、动脉硬化等。
要想预防、尽早发现该些疾病,首先必须了解患者的肠道细菌状况,可通过一种叫t-RFLP法的方法详细调查据说多达约400种的肠道细菌DAN(遗传基因)。通过这种方法可判断肠道细菌的平衡度,然后确定治疗方案。检查费用为29,000日元(未含税)。本院将基于肠道菌群的分析结果,提供各种生物治疗方案。